游戏化教学赋能课堂 周期规律探究促成长
6月4日上午,鹿河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听课活动。苏州市工业园区文萃小学骨干教师许燕老师执教的《简单的周期》一课,与我校“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游戏开发与实施研究”课题理念高度契合,体现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实践。
许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,将抽象的周期问题巧妙融入生活情境与游戏活动中,呼应了课题组倡导的“通过游戏实现数学概念具象化”的路径。课堂从体育大课间男、女生排队顺序这一真实场景引入,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知周期现象,有效激发兴趣,体现了游戏化教学中“情境导入生活化”的策略。
在探究环节,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,动手操作、观察比较,自主归纳“几个一组,依次重复”的周期规律。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合作探究与数学建模能力,更与课题组提出的“学生在游戏中经历观察、推理、表达这一完整思维过程”一脉相承。许老师设计的“排球动作循环”“摆黑白棋规律”等趣味活动,将周期知识融入游戏化任务,使学生真正从“解题者”转变为“规则的体验与运用者”,呼应了课题中“游戏应服务于思维发展”的核心目标。
值得一提的是,许老师通过“第19个图形是什么颜色?”等启发式问题,引导学生运用画圈分组的方法解决问题,体现出游戏化教学中所强调的“思维显性化”与“过程可视化”,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推理习惯和表达能力。
本节课为进一步丰富“年级适配游戏库”提供了优秀范例。低中学段可借鉴其“体育节奏模拟”“棋子摆放”等实体化、操作强的游戏任务,与课题组提出的“低年级侧重直观与操作”高度吻合。同时也体现出游戏化教学从“感知”到“抽象”再到“应用”的完整闭环,为区域推进数学游戏教学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又一典型实践案例。
